投書無門 寫信給希望之聲訴衷腸
(文/子涵)家住東灣的張太太,去年深秋的時候把家裏的一輛2000年奔馳車捐給了希望之聲。張太太告訴我,這輛車一年內做了三次smog check(尾氣檢測)都沒有過,讓她覺得很受挫。她怕車子開在路上,萬一被警察攔下來就麻煩了。
(文/子涵)家住東灣的張太太,去年深秋的時候把家裏的一輛2000年奔馳車捐給了希望之聲。張太太告訴我,這輛車一年內做了三次smog check(尾氣檢測)都沒有過,讓她覺得很受挫。她怕車子開在路上,萬一被警察攔下來就麻煩了。
(文/子涵)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早上,希望之聲的捐車熱線響了起來。家住北灣的沈女士在電話中告訴我,她想幫朋友辦理一下捐車。朋友的妹妹剛去世了。這個妹妹喜歡賭博,在賭場過世的,死因不明。妹妹人走了,可車還在賭場,姐姐就想把車子盡快處理掉。
(文/子涵)家住加拿大渥太華的雪莉,想把她的2008年雪佛萊車捐給希望之聲。“我基本上都坐公交車,不怎麽開車。我希望主要把我捐車的錢用于支持『希望之城』的核心主持人,我就希望能爲他們辦更好的節目盡一份力。”她加入希望之聲的會員網站『希望之城』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。
(文/子涵)一輛銀灰色的Toyota Camry緩緩向我駛來,走下車來的是一位中年女士。這就是昨天打電話要捐車給希望之聲的家住南灣的羅太太。羅太太看起來給人那種親切的感覺一如之前我們通話時我感受到的。
(文/子涵)張先生來美時間不長,研究生畢業後,在舊金山的一家軟件公司工作。上周,他把一台Nissan Altima捐給了希望之聲。
(文/子涵)11月初的一天,希望之聲捐車網站收到了一位名為麗莎的女士填寫的捐車信息:2000年Ford Explore,車子現在還可以開,她的電話是502開頭的。我把電話撥了過去,發現她來自肯塔基州。
(文/艾米莉)星期一早上,晚秋的多倫多下著淅淅瀝瀝的雨,路上也是煙霧氤氳,天矇矇亮的時候,我搭上了一輛開往溫莎的便車,因為希望之聲溫莎的聽眾江先生要將陪伴了他14年的車捐給希望之聲。
(文/子涵)希望之聲的捐車網10月初收到了這樣一份捐車信息:2003年白色Toyato Sienna,捐車人是Peter。捐車組的工作人員很快給Peter撥了電話,進一步詢問他車子的信息和安排取車時間。原來這是一輛來自公司的車 —- 總部就在矽谷的一家電腦公司想把公司的一部老車捐給希望之聲,Peter代辦。當問到Peter,你們是怎麽知道希望之聲的捐車熱線時,他說:『公司有不少華人,都知道你們希望之聲!』
(文/子涵)來自台灣的金先生,1979年就來到了美國。今年9月底時,他把來美後買的第三台車:一輛97年深綠色的Toyota Camry捐給了希望之聲。
(文/子涵)同樣是Honda車、同樣是2004年、同樣的棗紅色、同樣開了18年、同樣是一手車主、同樣來自一對台灣夫婦… 很巧合呢,希望之聲捐車組連續兩天收到兩輛相象的車子,唯一不同的是,一輛是普通的小轎車,一輛是SUV。